2024卷什么?比亞迪:卷“智駕”
新車 發布于:2024-01-16 21:39:59
就在剛剛,2024比亞迪夢想日落下帷幕。
整場發布會最受關注的自然是比亞迪智能駕駛,高快領航將在一季度OTA交付使用,城市領航功能最快在下半年推出。
2023年比亞迪算是交了份漂亮的答卷,全年超過302萬輛的交付量穩坐國內新能源第一寶座,而“卷”一詞可以說是貫穿2023全年,從“卷價格”到“卷智能”再到“卷800V”,來到2024只有更極致的卷。
對于比亞迪而言,電動化的貫徹毫無疑問是押對了路線,如果說新能源的上半場是電動化,那么下半場就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的盡頭就是智能駕駛了。
細心的各位看官可能也已經發現,在比亞迪的這份成績單背后幾乎全部都是不帶高階智駕功能的,不禁讓人對比亞迪智能化水平以及銷量能否維持產生懷疑。
不過,今晚舉行的“2024比亞迪夢想日”則將這種懷疑和擔憂一掃而去,比亞迪將其在智能架構、智能駕駛、智能泊車、智能座艙方面的技術毫無保留的進行了展示。
截至目前,比亞迪自動駕駛業務的軟件團隊已有數千人規模。2023年5月智駕團隊換帥后,團隊成員工作強度也驟然提升,從依賴供應商向自研過渡。
縱然比亞迪在智駕領域是追趕者,但誰能說不會后來者居上呢,2024年將是比亞迪的智駕大年,多款搭載了新智駕功能的車型計劃今年上市,“卷智駕”或許會是2024年的主旋律。
這場長達2小時的發布會,我們從大家最關心的部分開始回顧。
在今晚的發布會上比亞迪介紹了很多硬核內容,但是最受關注的毫無疑問就是它的高階智能駕駛了。
首先告訴大家仰望U8和騰勢N7高階智能駕駛的OTA推送時間表,今年1季度將會推送高快領航輔助功能、易四方泊車等,城市領航則需要到第三季度了。
不同級別車型搭載不同的軟硬件,所以比亞迪對其命名也是有所區別,往后大家看命名就知道其輔助駕駛水平了。
過往搭載基礎L2級別的輔助駕駛系統分別稱為DiPilot10、DiPilot30,搭載更高輔助駕駛硬件的“天神之眼”則分別稱為DiPilot100、DiPilot300、DiPilot600
硬件部分,比亞迪并沒有介紹更多,整體的硬件水平并沒有超出目前的主流水平。
比較特別的是,比亞迪增加了紅外傳感器來增加夜視能力,搭載4D毫米波雷達實現更遠的探測距離。
在儀表界面的顯示上,比亞迪也花了大功夫,通過加入圖標的呼吸效果來增強用戶感知。
關于比亞迪的高速路、快速路、城市道路的領航輔助功能實際表現如何,我們也是提前進行了體驗,看下方視頻的體驗吧。
比亞迪這套領航輔助功能同樣是基于Transformer+ BEV技術,這也是目前主流的方向,換成人話就是通過硬件收集到的環境信息轉化為俯視,硬件、軟件、算法均由比亞迪全棧自研。
自動泊車對于老司機來說一直是很雞肋的功能,因為步驟麻煩需要系統找到車位,泊車時分分鐘比人開還慢。比亞迪這回不按套路來了,加上易四方技術,這個泊車速度簡直作弊!直接先來看體驗視頻。
比亞迪“易四方泊車”結合四電機的控制能力,可以在窄車位、窄通道、斷頭路等情況下,僅依靠系統智能調節,將車輛泊入,泊車效率要快于50%的老司機。
另外,比亞迪也展示了近距代客泊車,在雨雪天氣、行李/重物過多、趕時間進電梯時,都可以開啟代客泊車功能。
在下車鎖車時就可以自動泊入車位并熄火,最重要的是它并不需要提前建圖和準備,戶外室內,隨時隨地可用。
窄道是我們日常中經常遇到的工況,這次比亞迪通過機器幫大家伙解決了這一難題,在封閉園區、擁堵街道、狹窄停車場道路、鄉村道路或限寬路段等環境下通行,開啟窄道通行功能后,系統可以利用整車在傳感器對周圍環境進行探測,幫助用戶實現限寬窄道自動通行,主動躲避障礙物,目前可實現自動通行極限寬度為車寬+20cm(即車身左右各剩余10cm)。
易四方的強大不止于此,它還可以在剎車失靈、轉向失靈時形成備份,即便沒有剎車、沒有轉向柱它也依舊可以正常駕駛,這真是把電影搬到了現實。
得益于易四方四輪四電機的加持,這臺仰望概念車可以通過給車輪施加不同的扭矩而制造內外輪速度差,進而實現轉向,如此即便取消了方向盤轉向柱,但系統在采集到車子的轉向信號后,依舊可以完成對應的動作。
至于剎車,通過四電機反拖,不需要摩擦制動,可以極其精準地感知和控制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同時還能做出極快的響應,徹底拋棄壓力泵理,還能進一步提高從踩下剎車踏板后開始計算的制動成績。
相比于傳統機械式卡鉗剎車,這種全新的完全電制動則可以做到幾乎沒有延遲,對制動安全包括車身穩定都是顛覆級的。
比亞迪懸浮大屏可以說早已深入人心,流暢便利的DiLink車機系統幾乎沒有任何吐槽,在過去的2023年大家都在卷車機芯片,比亞迪這是秉承流暢為先,在硬件方面則是有自己的節奏。
對于不同級別的車型將會搭載不同的硬件,比亞迪將其重新劃分并且賦予新的命名,通過數字后綴形成區分。
從最強的兩塊CPU算力來看,我們不難猜出分別是高通8155和8295芯片。
自從座艙加上智能化后,各種大屏、高算力芯片、智能化配置是雨后春筍般冒出,只有你想不到的功能沒有做不到的功能。
在智能進入功能上,比亞迪一直走在前面,在2009年還是2G時代的時候,比亞迪就已經做智能進入了,像NFC數字鑰匙、UWB數字鑰匙早已見怪不怪了。
而今天晚上比亞迪是發布了手掌鑰匙,當你忘記帶手機而又要到車里拿東西時,抬手就可以解鎖了。
車機影像功能部分,比亞迪也創新的加上了中控屏升降式攝像頭,即保護了隱私也提供了更多的玩法。
語音功能部分,除了常規的四音區獨立交互、全時免喚醒等功能外,比亞迪還帶來了多車暢聯、跨屏語音控制、跨音區指令繼承等等,這里大家伙直接看體驗視頻吧。
它可以實現多車暢聯,自駕車隊不用再拉群發定位,尾翼也能聲控。
車上玩游戲大家也見怪不怪了,不過比亞迪的車載游戲就很徹底了,它實現了方向盤和轉向柱的解耦,不會磨輪胎,轉向電機也增加了阻尼電機模擬真實手感,直接看體驗視頻吧。
車內唱歌同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而比亞迪繼續擴展了它的功能,實現了戶外露營K歌。
車和拍照或者說車和無人機的結合并不算新鮮,但是直接在車頂設置一個無人機停機庫這是沒誰了,比亞迪×大疆,把一整個停機庫裝在了車上,可以實現自動換電、自動托舉、自動收納、一鍵起飛、一鍵返航。
此外,比亞迪也帶來了車載衛星通信功能,包括無人區越野工況、地圖循跡等功能。
新能源車最大的特點就是智能化,因此相比燃油車的控制器會多上很多,如何整合、高效控制是很多車企在研究的方向,而比亞迪璇璣架構就是源于此,用大白話來說它就是一個高度集成的“中央處理器”。
璇璣架構是比亞迪智能化架構,用官方介紹來說,它的內核由一腦、兩端、三網、四鏈組成。
一腦,即中央大腦,參與和主導一切感知、決策、執行;
兩端,即車端AI和云端AI,兩端實時協同部署,讓智電融合具備迭代和成長;
三網,即車聯網、5G網、衛星網三網融合,拓展智能汽車的鏈接半徑;
四鏈,即傳感鏈、控制鏈、數據鏈、機械鏈,四鏈深度貫通,實現靈活感知、精準控制、協同執行。
以上架構最終目的就是讓電動化與智能化融合,目前已經搭載在仰望U8和騰勢N7上。
高階輔助駕駛上,比亞迪可以說是走了不少“彎路”,此前曾一度與百度關系密切、華為也曾是比亞迪智駕業務的合作伙伴。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時至今日比亞迪是痛定思痛還是靠自己,比亞迪目前的智駕團隊規模龐大,一路追趕走在前方的新勢力車企。
2023年被視為“城市NOA落地元年”,從華為、蔚小理到上汽、長城,各車企都在提升城市NOA賽道的布局速度,比亞迪顯然落后了,但是如果2024年趕上了這個進度,那么比亞迪算是補上這個短板了。
正如開頭所言,2024年將是比亞迪的智駕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