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厲害的氫燃料電池車開起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評測 發布于:2018-06-14 14:05:50
書接上回,此次赴身韓國,我在首爾市內附近的職業汽車賽場龍仁賽道親身體驗到了現代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最新結晶--NEXO,經過短暫的試駕,我認為這款車在空間、性能表現,以及科技配置方面,都將氫燃料電池車型帶向了新的高度。
龍仁賽道總長度4.346km,舉辦過F3系列賽事,共計擁有16段賽道和U字形區間、甚至是隧道都有。由于筆者的同車伙伴放棄了體驗環節,因此我總共進行了6圈的試車,算是對NEXO有了一個初步的實車體驗心得。
龍仁賽道
事實上,實際體驗NEXO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尤其對于難以接觸到其真身的國內用戶更是如此,因此我會多放一些外觀圖以饗讀者,好不好看,您也能看清楚一些。
NEXO雖然處處都在強調自身以科技為本的核心理念,不過也并沒有走的過于天馬行空。依舊遵循著傳統的審美路子。看一眼,還是看多幾眼,也沒覺得跳脫。對于第一印象,沒玩脫我覺得就已經能找到不少受眾,私以為還是算漂亮的。上一回對于NEXO的介紹非常詳細了,那么我就直奔體驗環節了。
官方管這個貫穿大燈叫做“地平線”,視覺上的又矮又寬是目前最主流的設計思路,迎合大多數人的喜好也實為明智之舉,總比故作犀利姿態弄出個張牙舞爪的表情要好上太多了吧?不知您覺得是否好看呢?
和概念車FE不同的是NEXO還是選擇了大面積的中網方案,Logo下方擁有一枚全景影像攝像頭,車道保持這個功能也能用到它,車輪前方的氣孔并非僅僅是為了好看,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將車輪附近的空氣流動效果控制在一個理想的范圍。
腰線從輪拱一直延伸到尾燈,一氣呵成。NEXO車身尺寸也要比途勝ix FCEV大上兩圈,同時NEXO的儲氫罐其實是要比途勝ix小上許多的,更大的車身尺寸、更小的氫罐電池組,NEXO毫無意外會提供給我們更富裕的使用空間。
NEXO這個酷炫的自動彈出式把手看上去確實逼格滿滿,如果后排乘客想要上車的話,則需要先行整車解鎖便可自動彈出,另外在沒有彈出的狀態,似乎也能為空氣動力學表現貢獻一些分數。
NEXO使用了旋風式五輻拼色空氣動力學輪轂,配備了米其林pramacy系列定制輪胎,凸顯一個靜音舒適。輪胎尺寸為245/45 R19,不過既然是試駕,這必然只能夠是高配版本,另外還有個17寸版本來對應低配車型,樣式目前不詳。
D柱同樣做了抑制亂流的空氣動力學處理,尾燈剎車燈依然采用的是LED光源。對于外觀來說還是蘿卜青菜,您自個兒判斷。
NEXO在內飾方面也沒有任何僭越之舉,規規矩矩的做好本職工作之余卻盡力營造出無處不在的科技氣息,有種進入駕駛艙的感覺。對于配置,NEXO著實是毫不吝嗇的給予,豐富的很。
乍一看,你可能會以為儀表盤和中央顯示屏是橫貫一體式的,其實不是,礙于成本他們之間其實是有一塊黑色分隔帶的,彼此分離。儀表盤尺寸是7.1英寸,中央顯示屏為12.3英寸,讓人意外的是這兩塊兒屏,要比我想象的可要厲害多了。
坐進去駕駛艙,NEXO的方向盤樣式使用的是在一般SUV當中難得一見的“一”字設計,皮質觸感柔和,大小得體,氣孔分布均勻,應該能夠稱得上大多數人的握感。
內飾材料大多使用搪塑工藝,我試駕的這臺NEXO總里程尚未超過一千公里,但卻沒有任何撲鼻而來的黑心塑料新車氣息,工藝拼接皆屬于優秀的梯隊,我一直認為國內裝配標準還是定的太低了,同樣品牌的車型來到中國會得上許多散發異味、膚質粗糙的“入鄉隨俗”病。
NEXO的橋式中央扶手屬于第一眼覺得麻煩,用起來又贊不絕口的設計類型。按鍵式檔位、中央顯示屏操控區域都被集成在了距離手部最近的位置。雖然這塊兒顯示屏這么大,但是仍舊保留了大多數常用功能的物理按鍵,我認為是值得贊賞的,為了漂亮而省去物理按鍵是本末倒置的行為,用戶體驗極差。
常用的自動分區式空調、多媒體都被安排在屏幕下方,NEXO的配置相當豐富,座椅通風以及座椅加熱都給你備上了,尤其是高科技配置,高速車道保持、預碰撞、盲區監視、甚至是遠程智能泊車也都齊全。對于配置我不贊成夠用的說法,有沒有是一回事,用不用那又是另一回事,說夠用的那一般是不得不認為對自己沒用。
NEXO的智能遠程自動泊車的確非常好用,我針對性的嘗試了倒車入庫以及側方位停車,無論你在不在車上,都能夠輕易的使用將車子自動停進去。當你經過車位時,按下泊車鍵、再選擇一次倒入模式,就能夠順利泊車了,不過此功能需要你持續按住泊車鍵。
我測試了三次,實際使用成功率非常高,三次都沒有什么問題,所以我又特意找茬考驗一下NEXO的準確程度,我選擇了一個相對稍小的位置(無法容納的下NEXO),中央顯示屏會報錯提示無法執行,看來遠程智能泊車輔助還是相當成熟的。
盲點監測是通過集成在后視鏡上的攝像頭實現的,或許未來的后視鏡和盲點監測功能會合二為一也說不定。
經過長時間的駕駛,我認為這個功能與其說是盲點監測,實際上你完全可以拿來當成是沒有盲區的后視鏡來使,清晰度和范圍都沒有問題,就是不知道晚上還能不能這樣靠譜。
這塊兒顯示屏僅僅拿來常規操作和360度影像觀察就有點大材小用了,你可以看到你此次出行節省了多少碳排放,或者看看當前能量流的工作情況。我還發現了個特有意思的功能,就是“電視”,這和很多我們常見的大屏投射功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是真正的看電視直播,你瞧左邊的電視臺,如果我正在開長途,我甚至可以讓后臺播放綜藝聽蛤蛤BB(不對,我吹牛逼了沒字幕我聽不懂他說什么),屏幕仍然顯示為導航,居然是真后臺,老實說我很喜歡這個功能。
空間方面,NEXO應該是目前最實用的氫燃料電池車了,因為三儲氫罐的設計使得它的空間表現與燃油車相比毫無遜色之處,沒有侵占一毫乘坐或儲物空間。
我的身高是179cm,由于試駕期間當地氣溫極低,我身上穿著厚重的“全尺寸”羽絨服,除了后排頭部之外,應該不會對任何身材的人對空間產生困擾。
后排座椅扶手上方做了掏空,伸手拿個物件也會非常方便,后排用戶體驗+10分。
前排的橋式中央扶手下方掏了空,筆者現在越來越喜歡這個位置的空間了,放東西方便,NEXO在這個位置還支持無線充電,不用插一根USB線在這里,自然省去了走線的煩惱,走線強迫癥患者好感度+10分。
其他常規空間我也就不一一羅列了,大家看看下面的圖就能心里有數。
最后,說說試駕感受吧,先回顧一下數據:NEXO的電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20kW,最大扭矩300Nm,0-100km/h的加速成績為9.5秒。
踩下NEXO的“電門”,不會如純電動車那般猴急一瞬間就釋放所有扭矩,而是會如涌泉般徐徐而至。NEXO的緩加速過程像極了2.4L自然吸氣發動機,不疾不徐倒也在一直在出著力。
畢竟在中后段還是與燃油車有些許差距,速度爬升到130km后便會明顯乏力,欠缺一些后勁。上了大直道還是漏了底,超過130km之后的乏力會與2.4L自然吸氣發動機拉開一些差距。
除了少許電流聲之外,基本只有胎噪能夠傳入車廂之內,NEXO的濾振也表現稱職,積極應對著彎道。賽道內彎多且急,NEXO雖然是個不折不扣的SUV,懸掛表現倒也是令人滿意,行云流水時竟也沒有拖任何后腿,支撐性也是足夠,過分的側傾不存在的。
由于此次以體驗為主,整個試駕流程還是較為緩和的,對于NEXO來說顯得得心應手,沒有造成什么困難。
遺憾的是,縱使我在這里用兩篇文章的長度來毫不吝惜對現代氫燃料電池車的贊美,卻仍然改變不了它與國內用戶“無緣相見”的無情事實。相比于研發難度稍低也見效快得多的純電動車來說,顯然氫燃料電池車漫長的研發周期以及高昂的技術儲備門檻更令人望而卻步,轉而選擇其他來錢更快的路子成為國內新能源車研發路徑的唯一選擇。
與其在這里望洋興嘆,我倒是覺得不如退而結網反思一下來的更實際一些,現代這種布局未來不求一時回報的思路,不就是我們最為欠缺的么?如果能夠通過筆者的呼吁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到氫燃料電池車,那我覺得已是大有裨益,心有戚戚焉。關于氫能源社會,我覺得扶我起來我還能說,下篇見吧。
(皆電 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