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CoEVO同步先行
行業 發布于:2023-06-17 14:36:32
6月16日,2023(第二十七屆)粵港澳大灣區車展暨新能源汽車博覽會(以下簡稱“車展”)于深圳如期開幕。
作為全球新能源車型擁車率高達60%的城市,擁抱不斷涌現的新技術及前沿產品。粵港澳大灣區車展每年的“標志性”峰會——“2023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以下簡稱“大會”)于16日車展開幕當天同步舉行。
丁榮軍、孫逢春、李克強、于非四位院士,對談智庫專家董揚;余承東、段建軍、管鳴宇等多位“先行者”企業家領袖分享深刻洞察和睿見卓識;斑馬智行、壁虎科技等智能出行科技領先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將最前沿的技術成果,最熱門的行業趨勢集中交流展示,呈現本屆粵港澳大灣區車展的“思想盛宴”。
巔峰對話,立體專業碰撞,共話未來汽車“驅動力”
本屆大會以“CoEVO同步先行”為主題,本次大會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及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指導,深圳市聯合車展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學深圳汽車研究院、香港汽車科技研發中心、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協辦。
緊接大會開幕短片《百年變遷,智行未來》,深圳市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人民政府、前海管理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管理區,分別同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簽訂一系列智能網聯項目落地協議。
不僅如此,坪山區人民政府和壁虎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現場超過600名嘉賓和觀眾的見證下簽約落戶。這家以滑板底盤技術為核心的新能源商用車“汽車科技”企業“花”落坪山,標志著深圳市汽車產業再添一支新銳力量。
由丁榮軍院士、吳鋒院士、孫逢春院士、夏長亮院士、李克強等多位院士指導,13家編制單位的專家歷時半年,比亞迪、中國汽研(深圳)、中國聯通、華為、騰訊、速騰聚創等產業鏈企業的深度參與,《深圳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究報告 (2023)》也在大會上由北京理工大學深圳汽車研究院副院長孫超正式發布。報告共129頁、5大章節,行文4萬余字,重點展現深圳市產業鏈和產業布局的情況,目的是充分反映深圳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和未來趨勢。圍繞三電系統、傳感器、通訊系統、自動駕駛、整車制造等16大重點領域,系統梳理了超過上百個產業鏈的環節,數百家主要企業的運行情況,科學分析深圳市的產業基礎,對未來發展的走向和潛在的市場突破點進行了思考和探討。也為深圳汽車產業下一階段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動態、持續、精準的指引和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車首席科學家丁榮軍,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深圳汽車研究院院長孫逢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智能綠色車輛與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執行主任于非四位業界泰斗也出席大會,隨后與特邀嘉賓主持,德載厚資本董事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一同展開院士“問勢”對話。對話圍繞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的協同發展和商業化落地應用和場景,就人、車、路、云協同,通用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焦點熱點話題,展開了深入而廣闊的探討。
破界融合,協同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隨著全球應對碳達峰行動力度的不斷升級,綠色出行概念逐漸由交通行業向外延產業擴散,2023年新能源+智能網聯被納入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能源之都”——深圳,首倡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營收2000億的目標。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需求加速產業邊界打破,聯動出行產業上下游,重構“新四化”語境下的價值鏈成為交通科技轉型重要加速點。
“以電動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汽車技術革命,讓100多年的汽車產業從一個夕陽產業重回朝陽產業,也讓中國的汽車產業通過換賽道的方式快速拉近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距離。如果說高質量發展是下半場唯一的門票,那智能網聯化便是新的制高點”,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在車展開幕致辭中表示,與電動化相比,智能網聯將會對汽車產業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
他進一步補充道:“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有深厚的基礎,在疊加了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勢能之后,其比較優勢將更加明顯。”
搶占智能網聯制高點,深圳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鄭紅波,分享了一組數據:2022年深圳市汽車制造業產值增長達125.1%,本市公交、出租車、網約車電動化率達到100%。聯動深圳科技企業,激勵創新,深圳市將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從生產端、運輸段、銷售端三端發力,推動產、運、貿聯動,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的組合拳,是接下來將深圳打造為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的重要舉措。
2023年深圳將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深圳市長覃偉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高水平舉辦粵港澳大灣區車展”,本屆大會作為一年一度粵港澳大灣區車展的標志性活動,一場“智囊峰會”激蕩觀點,交流趨勢,面向行業的前沿技術產品提供重要的展示推廣平臺。
隨著我國新能源車保有量突破1500萬,在汽車“新四化”浪潮中,中國汽車產業第一次走在了前面,新能源車逐漸成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孫逢春院士表示,在智能化革命中,中國進入電動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2.0 時代。
AI崛起再掀智駕革命?
2022年12月由OpenAI研發的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以傾覆之勢的話題熱度涌入大眾視野,一時間基于AI大模型的延伸發展與應用的討論席卷整個互聯網,短短半年時間已經進行了四次大版本迭代,交互變革悄然而至。汽車行業一直是人工智能及交互科技商用的重要陣地,隨著web 3.0定義的逐漸延伸,AI 大模型與信息交互算法處理又將為智能網聯汽車帶來怎樣的變革,本屆大會特別就此趨勢舉辦了專場論壇討論。
李克強院士認為,AI大模型在處理文本、獲取和加工數據、建立場景的訓練和迭代方面的優勢,將會對人機交互智能化和智能駕駛方面起到加速推動作用。目前汽車領域對于大模型的應用還處于初期的嘗試階段,后續仍需基于云平臺進行打通,向深層領域應用推進仍然任重道遠。
針對AI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帶來的沖擊與變革,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認為,智能駕駛是可以使開車更安全、更舒心的技術,隨著AI大模型的應用于迭代,這一體驗將會越發強化。余承東表示,華為汽車以打造目前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雙天花板作為目標,在汽車領域的研發投入中,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超過70%,一切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早在今年4月,華為研發的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的首搭車型AITO問界M5智駕版正式上市,號稱“L2.999級”無限接近L3高階智能駕駛系統,本月底交互體驗更好的新版本即將發布。余承東預測,相信很快會看到我國在智能駕駛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華為也將針對近期即將出臺的L3級自動駕駛標準,進行第一時間的跟進研發,成果敬請期待。
新能源“內卷”或成新常態,智能網聯成必爭制高點
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取得了預定和成交車輛合計41,181臺、成交總金額逾102億元的歷史性佳績。2023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26.1%,超過了新技術擴散曲線中15%的臨界點,這也就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的擴張將繼續提速,用戶群體也會從嘗鮮者向主流消費人群轉變,即用戶需求也將從價格導向進入到價值導向的轉變。憑借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新能源賽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選手”進入,競爭日趨激烈行業“內卷”氛圍已經蔓延。
在應對中國汽車市場變化方面,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表示,奔馳將一如既往地擁抱電動化變革,2030年,將在條件允許的市場,提供全面電動化產品。
作為汽車發明者,也是傳統汽車制造代表的奔馳始終注重研發領域的持續投入。自1986年普羅米修斯計劃開始奔馳的自動駕駛征程,至今已持續投入研發37年之久,特別是基于中國日益增加的電動化與數字化的前沿陣地,組建的本土研發團隊創新成果將為全球車型賦能。
段建軍表示,年內將會推出共計6款全新新能源產品,除了對安全豪華、客戶和責任的堅守外,求新求變的創業精神始終不變,以人為本的科技價值觀始終不變,特別是奔馳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始終不變。
放眼全球市場,新能源車滲透率屢破新高,超過1500萬輛的新能源車保有量,我國新能源車全球滲透率約13.9%,僅2023年1-5月我國新能源車累計出口45.7萬輛,同比實現1.6倍增長,電動化+智能化雙軌發展即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向全球突破的重要機會點。
“從2020年至2025年,在中國市場,我們可能會看到汽車百年發展史上最大的一次整個行業結構調整,”麥肯錫中國區汽車咨詢業務負責人管鳴宇分享了麥肯錫基于長期對中國汽車市場的觀察調研給出的預測性結論。預計到2025年,中國車企乘用車市場份額將接近60%,同時出口還會持續加速,有望達到500萬臺,基于此帶來的產業結構變化將成為未來三年的“新常態”。
如何有利潤的經營,避免市場高速增長下行業“內卷”帶來的增產不增收,針對這一課題,大會分享嘉賓觀點出奇一致,中國汽車產業“抱團”推動核心技術共享,國投招商汽車團隊負責人 翟俊表示,資本非常愿意牽頭參與到這次產業整合中來,對于基于智能網聯和電動化變革下的新技術,助力整合與創新孵化;針對汽車產業制造中受制于“卡脖子”的傳統核心技術,推動制造產業快速升級,將成為其接下來的投資重點。
全面升級,助力配套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示范高地
2022年,“stack-up全棧能動2022: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汽車創新與融合先鋒對話”大會的成功舉辦得引起全網高熱度討論,近200家媒體參與報道,大會總體曝光過億,行業觀點影響廣泛。2023年大會在舉辦規格、專業性、影響力全面升級,與會參與討論的媒體及嘉賓超1800人。
聚焦行業前沿動態、聚焦熱點痛點,相關政、產、學、研、企等多方“先行者”分享不同視角下專業、客觀、深度的觀點與想法,碰撞洞察潛在趨勢,為產業生態聚集賦能,引領和推動未來汽車和出行產業下一階段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