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的最快的豐田SUV?這臺廣汽豐田威蘭達插混真的牛
評測 發布于:2021-05-13 22:49:16
當各家都在爭先恐后的推出智能化電動車時,日系廠商貌似還瞄著插電式混合動力市場。
在上周,廣汽豐田威蘭達插混是正式上市了,這也是廣汽豐田推出的第二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相比此前的雷凌插混,威蘭達插混顯然設計更完備,動力、續航也更強。
作為后來者,廣汽豐田威蘭達都有什么亮點,下面一起來看看我們的搶先試駕。
1.新車共推出3款配置車型,指導價為25.88-29.98萬元。
2.新車提供前驅和四驅車型,前驅車型綜合最大功率264馬力,四驅車型最大功率306馬力。
3.電池采用容量為18.1kWh的三元鋰電池,風冷散熱,前驅車型純電續航為95km,四驅續航為87km。
廣汽豐田威蘭達插混的這套系統原理并不復雜,它基本上就是在混動的基礎上加大動力電池容量而來,電量較低時也就相當于混動車。
當然,威蘭達插混還是存在不同的地方,在發動機的動力調校上,它的參數要略微大一些,2.5L阿特金森發動機最大功率132kW(180Ps),最大扭矩224Nm。
電機部分是差異最大的地方,插混車型的前電機峰值功率134kW,最大峰值270N·m;搭載E-FOUR電子四驅系統的四驅車型還配備后驅電機,峰值功率40kW,峰值扭矩121N·m,后電機的動力和混動車型一致。
電池部分,威蘭達插混配備的是三元鋰電池,電池容量為18.1kWh,同時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不少。
電池溫控依舊采用的是風冷散熱,如果遇到寒冷天氣或者炎熱天氣,電池的溫控就沒那么精準了。
另外,電池容量的增加對整車的重量增加還是非常明顯的,威蘭達插混整備質量接近2噸,比普通混動車型重265kg。
因此在饋電狀況下它的油耗略有增加,為5.2L/100km,作為參考它的混動車型油耗為5.0L/100km。
其它部分,新車還配備了熱泵空調系統,純電行駛時使用熱泵制暖比電熱器制暖節能,純電續航里程會更長。
充電部分,使用慢充電樁5小時可充滿;使用隨車220V充電線,連接一般家用插座也同樣可以充電(8A約9.5小時,16A約5小時),用戶還可通過豐云行APP實現遠程充電管理。
在電能的利用上,威蘭達插混支持對外供電,配備220V、負載功率1500W的對外供電功能。
這項功能可以為露營、野炊等戶外休閑生活帶來便利。
廣汽豐田將威蘭達插混稱之為高性能版,實際也對得上這個名號,根據我同事的實測它的百公里加速要比官方的6.6秒還快,最快5.9秒。
對于一臺緊湊級SUV來說,這樣的加速能力足夠出色。在增加電池重量后,豐田也給威蘭達的前電機加大功率,因此才有如此成績。
駕駛模式上,威蘭達插混提供了ECO、Normal和Sport三種模式,Sport模式下發動機隨時介入驅動,油門反應靈敏,充足的動力可以給你很強的駕駛信心。
Noraml模式下會優先電機驅動,深踩油門發動機才會介入驅動,動力響應一般。
ECO模式就會“肉”的多,更適合一些城市堵車路況或者不趕時間時悠閑駕駛。
威蘭達插混系統提供了三種行駛模式,分別為EV、HEV、AUTO EV/HEV以及一種強制充電模式。
這幾種模式理解起來并不難,EV/HV按鍵就是給駕駛員提供強制選擇純電或者混動行駛,而AUTO EV/HV則是交由系統決定純電還是混動行駛。
由于續航里程較長,威蘭達插混在EV模式下可以行駛較長距離,正常上下班完全可以使用純電行駛,有條件用戶安裝充電樁后甚至可以每天純電行駛。
強制充電模式則是給予了車主更大的自主權,當電量較低時可以讓發動機給電池充電,這時電機不參與動力輸出,不過行車過程中采用這種模式會讓動力非常的“肉”,畢竟單靠2.5L阿特金森循環的發動機帶動將近2噸的車是真的吃力。
簡單來說,強制充電模式某種程度上更像是增程式工況。
我們試駕的車型還提供了E-FOUR電子四驅系統,它前后驅動扭矩可實現100:0-20:80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它還提供了TRAIL模式,可以理解為一鍵脫困,它通過對空轉車輪制動時,驅動扭矩施加至反向車輪,分配驅動扭矩至與地面接觸的車輪,從而進行脫困。
當然,這套四驅也別抱太高期望,它的后電機功率扭矩一般,在一般的濕滑路面以及起伏較小的路況可以脫困。
底盤方面,它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掛,懸掛整體調校是偏舒適的。在平整路面時,這套懸掛表現會有不錯的舒適性,但是如果在起伏較大或者顛簸路面時,它偏軟的設定會讓整車晃動較大,并且路面振動過濾的不太夠。
轉向方面,它的設定比較緊致,虛位不大,轉向助力也恰到好處。
制動部分,它的動能回收是根據踩下剎車踏板的幅度相聯動,回收力度并不強,大多數人都可以很好地適應。
如果想增加回收強度,可以將擋把撥至S擋,通過加減擋調節回收強度。
不過動能回收和液壓制動的銜接還有待提高,在車速逐漸降低時電機回收退出,制動力會有短暫的減弱過程,不夠平順。
1.外觀細節更精致
新車整體外觀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在細節的處理上是更加的精致了。
前臉梯形的進氣格柵采用了黑色高光處理,看起來會更加顯檔次。
日間行車燈的布置也有所改變,豎條形LED日間行車燈不認真對比還真不容易發現。
前保險杠加入啞光鍍鉻飾條,降低視覺重心,并提升了前臉的橫向視覺寬度。
車身側面,側裙、車尾底部護板與前臉格柵相呼應,都采用了黑色高光設計,進一步提升了整車的檔次感。
車身顏色上,新增高能性能版專屬耀動紅車身色,可選雙色車身。
輪轂的樣式也有所變化,搭載新式19英寸雙色鋁合金輪轂,像足了足球皮,較為動感。
車身尾部依舊,下保險杠大面積的黑色高光,其它方面則是增加了插混的標識。
2.內飾細微調整
內飾部分,新車的整體布局沒有變化,最引人注意的是頂配車型配備了12.3英寸液晶顯示儀表,可自由切換模擬顯示和數字顯示,三種顯示風格對應ECO、NORMAL、SPORT三種駕駛模式,這對于豐田來說比較的罕見。
中間的懸浮式中控屏并沒有進行大大優化提升,顯示的清晰度有待提升。
3.配置繼續提升
新車在普通車型的基礎上繼續提升了不少配置,比如說有10英寸的HUD,比如說搭載了覆蓋全車的輔助雷達,比如說前后排座椅都帶加熱功能,像豐田現在備受好評的TSS駕駛輔助系統和7個氣囊也是全系標配的。
另外它還緊隨潮流加上了氛圍燈,雖然是單色氛圍燈但也起碼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
它的內后視鏡上還提供了流媒體后視鏡,視野更開闊受光線的影響也更小。
遠程控制方面,它可通過鑰匙的A/C開關或智能手機發送信息,遠程控制空調。可以提前啟動空調的冷氣或暖氣功能 ,用戶進入車輛時就能享受到舒適的車內溫度。
通過官方的豐云行APP還可以對車輛進行車況查詢、遠程控制、疏忽提醒、悅享充電、禮賓服務、專屬定制車輛服務、保養提醒/車輛健康報告、悅享停車、緊急救援/道路救援、防盜提醒。
主動安全配置方面,它配備了最新的Toyota Safety Sense,預碰撞安全系統(帶前方行人識別),配備全速域的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
在高速公路上開啟ACC后可以搭配車道循跡輔助系統,使車輛保持在車道中央,低速時跟隨前車軌跡行駛。
4.電池對空間影響細微
威蘭達插混的電池是布置在了車身底部中央,基本對車內空間以及后備箱空間沒什么影響。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73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座椅調整至最低位置,頭部空間剩余兩拳。
保持前排位置不變,坐進后排,頭部空間剩余一拳四指,腿部空間則有兩拳,腿部空間還算充裕。
后排中央地臺依舊有一定的凸起,和混動車型一致,好在凸起不高并且較為寬大,對后排乘客影響較小。
威蘭達插混的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放倒后可以和后背廂形成全平空間,這一點和普通混動車型表現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威蘭達插混的后備廂隔板下還配備有非全尺寸備胎,這是相當的驚喜。
整個試駕下來,廣汽豐田在開發威蘭達插混的時候還是進行了細致考慮的,首先在增加電池重量的情況下,它有提升電機的功率,使得整車動力不降反升,續航表現也不錯。
整車也支持外放電、配備熱泵空調,但是也存在不足,電池采用風冷而不是液冷溫控,相對沒那么精準。
配置方面它繼續進行了提升,全液晶儀表、大尺寸HUD以及L2級輔助駕駛都是亮點,不過副駕駛并沒有配備電動座椅調節就讓人不解了,另外手機無線充電也缺失,對后排的配置照顧也比較少,這就是整車的情況。
前有大眾途觀L PHEV、探岳GTE、東風本田C-RV插混和廣本皓影插混,現有廣汽豐田威蘭達插混,后有同門兄弟。
可以看到同級別中已經有不少插混車型,競爭激烈,不過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多了一個選擇。(圖/文/攝:皆電 周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