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自信還是真實力?深度測試國產賽那
打榜 發布于:2022-01-24 15:23:13
不同于歐洲的小型車市場,北美對于大皮卡、大7座SUV、大七座MPV是格外的鐘愛,因此也誕生了不少“神車”。實際上,國內的用車需求跟北美是有點相似的,國人同樣也喜歡一些大尺寸車型,一方面是面子,另一方面是家庭出行需求。
豐田塞納(美版稱塞納,國產稱賽那)此前一直專供美國,國內依靠平行進口存量不多,大家對這款車也是膜拜已久。在眾多美版專屬車型中豐田是率先引進了亞洲龍,國產后它的月銷也有1萬臺左右,有了這個樣板豐田引進賽那就信心十足了。
人算不如天算,引入國產的賽那頻傳要加價提車,對于這款車我們也進行了深度測試,結論就是車是好車,就是加價太“流氓”。
在塞納誕生前,豐田為了搶占美國市場的MPV是投放了一款MINIVAN——普瑞維亞,不過它面對美國本土車企的MPV并沒有多大的競爭力,所以它需要推出了一款專屬于美國市場的MPV,塞納就此誕生。
1997年,豐田推出初代塞納,它是基于凱美瑞平臺打造,大排量發動機不錯的安全配置,僅僅如此就已經打開了市場。
2003年,豐田推出了第二代塞納,這時候的塞納要面對本田奧德賽的競爭,所以豐田來了一次大升級,車身尺寸增加到了5米,動力增加到3.3L V6發動機,并且還提供了四驅系統選擇。除此之外,塞納第三排座椅能夠折疊隱藏進地臺也成為了它標志性的亮點。
2010年,第三代塞納面世,這一代塞納是全新換代,在保持5米尺寸下更強調駕駛和乘坐舒適性,這一代的生命力也足夠長,2013年、2015年、2017年分別進行了小改款,國內消費者對它的喜愛也是源于這一代。
2021年,第四代塞納誕生,新款塞納由廣汽豐田直接引入國產,并且是基于TNGA架構打造。國產賽那的售價并沒有預期的高,30.98-40.58萬的售價也讓不少人感到驚喜,只是終端銷售加價的行情讓不少人嗤之以鼻。
根據最新的月銷量,國產賽那的銷量不足1000臺,不知是產能問題還是消費者理性,希望加價這種風氣得治治。
拋開終端售價問題,賽那開起來如何,跟它的售價是否匹配,我們先給出結論,車是真的好開!
動力方面,國產賽那全系提供2.5L混合動力,都是前驅配置。動力數據上,系統最大可以輸出最大功率為249Ps,匹配E-CVT無級變速箱。和以往美版大排量發動機相比,2.5L發動機+電機的混合動力夠不夠用是大家關心的。
實際上,正是由于混動系統電機的加入,讓賽那在起步和中低速時也有不錯的動力反饋,電機先天的大扭矩帶動賽那將近2.2噸的車重完全不是問題。
在中高速下需要急加速時,發動機動力的介入會讓賽那的動力得到補充,只是深踩油門時發動機的嘶吼聲著實讓人“心疼”。
當然,這套混動系統還有不完美的地方,在某些情況下發動機的振動還是容易傳入車內,和同門的新款漢蘭達相似。
駕駛模式上,賽那提供了ECO和Normal和Sport,前兩種模式都是電機驅動優先,急加速時發動機才會介入驅動;運動模式下發動機隨時處于啟動狀態,發動機介入積極。
底盤部分算是賽那最為出彩的部分,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掛,底盤整體調校軟硬適中,典型的居家風格,對路面的過濾非常到位。
很多時候這類MPV的底盤對前后俯仰的抑制并不到位,車內乘客容易頭暈,賽那的懸掛對于前后俯仰的抑制就非常到位了,車內乘客乘坐的舒適性保障度非常高。
在高速路況中,賽那整體給人的感覺也比較穩,就是遇上一些避讓或者變道比較急的情況下,高重心的缺點就顯現了,車身跟隨性較差,這也是大尺寸MPV的特點。
轉向系統也一如既往的優秀,方向盤手感較輕,指向性清晰,開上這臺車你會自然而然的慢下來,照顧車內乘客的舒適性為第一要務。
新一代的賽那是用上了家族式設計語言,與許多豐田新時代下的TNGA架構研發的車型相似,前臉飽滿且充滿層次感,下方大尺寸的進氣格柵配合犀利的LED大燈組,帶來這個級別MPV少有的精致感。
車側的設計延續了車頭飽滿的設計風格,大量的線條增加了它的動感,中間的腰線直接與尾燈相連。尺寸方面,該車的長寬高分別為5180/1995/1765(1786)mm,軸距為3060mm。
車尾的設計有種加厚版的凱美瑞的感覺,但多條橫向線條的加持配合回旋鏢式的尾燈讓它看起來不會過分沉悶。
內飾方面,得益于接近2米的車寬,中央扶手區域寬大舒適,大量的儲物區域是它的特點。懸浮式的中控臺也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風格,另外副駕駛前方的儲物槽也是豐田的特點,非常實用。
內飾配色方面,中控臺的配色還算高級,就是擋把區域的飾板太過于老氣了,紋路一般。
在性能部分,賽那這種MPV定位的車型在我們固有印象中容易讓人覺得加速比較慢,特別是沒有配備大排量發動機,而恰恰在這一部分讓我們有點意外,它的加速能力還是不錯的。
油耗方面,我們測試200多公里,路況涵蓋多種,得出的油耗數據也不錯。
塞那配備的電池和漢蘭達一樣,裝備的是鎳氫電池,電池容量6Ah,也是熟悉的配方,廠家給動力電池提供了8年或20萬公里質保服務。
1.城市綜合油耗
在進行續航測試前,我們在加油站加滿油,賽那對于油品要求比較低,92#汽油即可,也進一步降低了用車成本。
對于混合動力車型來說,城市低速路況對于油耗表現會更突出,回收的能量可以削峰填谷,高速回收少反而會稍微耗油一些。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路況比例,賽那的油耗依然能保持在7L/100km,要知道這是一臺超過2噸的MPV,車重風阻大,這樣的油耗表現是非常不錯的。
2.加速及制動測試
我們測試當天,天氣晴朗,測試路面是瀝青路面。
關閉賽那車內用電器,駕駛模式選擇為運動模式,全力起步。
得益于電機的加入,賽那的起步還是非常快的,沒有笨重感,起步的抬頭也比較明顯。
從測試圖表來看,賽那起步階段是比較猛的,當車速超過60km/h時它的加速g值就有所減弱,不過最終還是在8.33秒就破百了。
制動方面,在這兩年的測試中,大部分車制動距離都能在40米內,賽那的制動距離同樣表現不錯,它的百公里制動成績在38.62米。
從制動圖表來看,整個制動過程還是比較平穩的,不過懸掛壓縮比較明顯。
在駕駛操作上,賽那并不復雜,和普通燃油車操作一致。駕駛乘坐也給人不錯的體驗,因此在平順/上手這個項目中是拿到了滿分的。
賽那備受熱捧的原因中,空間和座椅布局表現是最為突出的,所以舒適性、乘坐空間、儲物空間部分都是滿分。
唯一的扣分點在于它的發動機噪音,對它的隔絕還是有所欠缺。
對于賽那來說,空間布局是絕對的頭等大事,所以它的動力電池布局就尤為重要了,由于車體較大,后排的布局難以改動,所以它的電池被塞到了前排座椅底下,完美地保住了后排空間的儲物和靈活性。
座椅配置上,入門版的車型是織物座椅,其它配置車型則是真皮和仿皮材質,另外前排座椅都提供了加熱和通風。
在坐姿上,由于電池布置在前排底部,所以主副駕駛的坐姿還是比較高的。
第二排座椅的配置是重點,豐田給它設置了2個單獨的座椅,功能性上從中配開始就提供了電動腿托、電動靠背調節、加熱、通風等功能,基本上滿足了后排乘客的乘坐需求。
整個座椅的人機工程設置上也體現出了豐田的頂級水平,包括坐墊厚度、角度設置,前后移動,腿部空間等等。
第二排的乘坐空間無需擔心,大家比較關注的是第三排的空間,實際上這也正是它的優勢之一。
當第二排座椅調整至合適位置時,身高170cm的體驗者坐進第三排,它的頭部和腿部空間都是充足的,并不會有一種蹲坐的感覺。
后備廂空間方面,在滿坐時它的空間也有所保證,當然如果要放一車人的行李肯定是不夠的,如果將第三排折疊后,整個后排可以形成非常大的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第三排座椅是可以放進“負一層”,這也是它的后備廂能形成全平空間的原因。
在安全配置方面,賽那是配備了豐田的全套安全系統,包括全速域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等,被動安全上,氣囊還是比較全面,包括膝部氣囊等。
電子輔助安全配置上,豐田也沒有拉胯。
手機無線充電功能是目前比較流行的配置,但是賽那只有頂配車型才有配備,這一點讓人覺得遺憾。
科技配置方面,賽那的配備并不多,更多的是舒適性的配置居多。拿頂配來說,它的滿配配置包括方向盤采用電動調節、帶加熱,并且可以和前排座椅(12向電動調節)、后視鏡聯動記憶調節。
另外比中配還多了多功能流媒體后視鏡、AHS遠光燈自適應控制系統、全景影像、ANC主動降噪系統、手機無線充電、10英寸HUD抬頭顯示、JBL高級12揚聲器音響系統、車載系統面容ID識別功能、11.6英寸后排影音娛樂系統。
基礎車型的配置方面,豪華版增加了自動折疊外后視鏡,并且帶有照地燈和加熱功能。另外,像真皮方向盤、真皮擋桿、前排迎賓燈、自動防眩目內后視鏡、真皮+合成皮座椅、前排座椅加熱、無鑰匙進入、感應式防夾電動尾門都有配備,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低配都采用的是8英寸的中控觸屏娛樂系統,支持HiCar、蘋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儀表盤是4.2英寸的TFT顯示屏,實用性沒問題,但科技感一般。
豐田在全國布局的服務網絡還是比較廣的,日常的維修保養無需擔心。
動力系統上,賽那和漢蘭達以及其它豐田混動系統一致,這套動力系統相當成熟,因此在可靠性上是沒問題的。
使用成本上,賽那的日常保養并不貴,并且電池提供了8年或20萬公里的保養,解決了用戶的后顧之憂。
先來說說賽那的產品力,從我們的評測體系來看,它的得分并不算高,主要的失分點在于動力和油耗上。不過從大尺寸MPV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加速以及油耗水平都非常不錯。
操控體驗上,賽那的舒適性是它的王牌,特別是空間、儲物空間上表現是超出同級其它MPV的。
當然,從實際市場情況來看,如果賽那普遍要加價,那么這樣的性價比就要大打折扣了,原價的賽那是真的香。(圖/文/攝:皆電 周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