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小型SUV?試駕比亞迪元EV 535
評測 發布于:2019-07-10 09:17:06
今年比亞迪推出的新車可是相當的密集,宋Max DM、唐EV、秦Pro EV、宋Pro等等,作為家族中最小的SUV車型,比亞迪元也迎來了升級改款。
在此之前,元EV360就已經套用上了Dragon Face家族式前臉,但內飾依舊沒有得到革新,改款略顯匆忙。
這擠牙膏似的改款著實讓人捉急,而如今新款的元EV535的內飾也跟上了步伐,由內到外都得到了升級。
1、續航升級:新車的電池容量從元EV360的42kWh提升到了53.22kWh,電池容量提升了將近12kWh。電池模組能量密度由146.27 Wh/kg提升到160Wh/kg,綜合續航里程從之前的305km提升到了410km。
2、動力升級:元EV535分為兩種動力版本車型,NEDC續航都是410km。低功率版采用峰值功率70kW、峰值扭矩180N·m的永磁同步電機,0-50km/h加速成績為5.8s。高功率版則為120kW、280N·m,0-50km/h只需3.8s。
3、內飾升級:采用了全新的內飾設計,旋轉式中控大屏,并配備了雙色內飾可選。
4、配置升級:配備了D-link多媒體系統,支持整車OTA升級,全車升級為LED前后大燈光源。
5、補貼后售價10.99-13.99萬元(10月31日前不變)
比亞迪元EV是基于e平臺打造的首款純電SUV車型,關于e平臺簡單來說劃分為5個模塊,用一個代號來說就是“33111”。
其中第一個“3”代表將驅動電機、電控和減速器組成的三合一模塊;第二個“3”是指將高壓充配電系統OBC(車載充電器)、DC(直流變直流轉換器)和PDU(配電箱)組成的三合一模塊;第三個數字“1”表示將各種車身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一塊PCB板;第四個數字“1”表示一塊搭載“DiLink”系統的智能旋轉大屏;最后一個“1”代表一塊動力電池模塊。
這樣高度的集成化、通用化可以降低整車成本,降低零部件體積,提高相應參數。對于消費者而言,購車成本會降低,車內空間會提高,整車能耗更低。
元EV535的NEDC續航里程是410公里,這次試駕體驗也設置了續航體驗,我們也進行了記錄。
出發時剩余電量99%,剩余續航里程406公里。駕駛模式設置為ECO模式,能量回收選擇較大回饋模式。
經過市區各景點打卡和高速道路行駛,最終行駛了205.9公里,剩余電量54%。
計算下來平均電耗11.63kWh/100km,當然了由于設置了節能比賽,我們是關閉了空調駕駛,因此平均電耗也是相對比較低的。
參考同行的其它媒體,開啟空調正常駕駛電耗應該在13-15kWh/100km之間,滿電行駛350公里是沒問題的。
這次試駕的車型是高功率版本,搭載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120kW(163Ps),最大扭矩280N·m,搭配固定齒比單速變速箱。
這樣的動力對于一臺純電動小型SUV來說是足夠的,滿足日常通勤需求,高速超車也比較輕松。
它提供了三種駕駛模式,分別是ECO、SPORT和雪地模式,選擇不同駕駛模式儀表UI也會跟隨著變化,SPORT模式要比ECO模式下動力響應稍快一些,但是差異并不明顯。
SPORT模式的整體風格沒有被調校得過于激進,轉向力度也沒有明顯變化,略顯保守。
兩種模式下分別進行全力加速,車輛并沒有急躁的釋放最大扭矩,而是循序漸進給人一種源源不斷的輸出印象,給人的信心不錯。
能量回收部分,元EV535的能量回收力度提供兩擋可調,分為標準模式和最大回饋模式,但基本上無論哪個擋位下松開加速踏板,車輛的減速拖拽感都不會太強烈,不會給人不適的感覺。
制動力輸出也保持了線性平順,制動效果不錯保持了舒適性。
底盤方面,元EV535采用了前麥弗遜后扭力梁懸掛的搭配,調校由前奔馳專家漢斯柯克的團隊操刀,整體是偏舒適的調校。
對于路面的細碎震動過濾還不錯,即使通過減速帶等凹凸路面時,懸掛也能很好的化解,不會有多余的跳動。
另外盡管電池布置在車身底部,但是如果以比稍微快一點的速度過彎,元EV535還是會給人一種重心偏高的感覺,懸掛對車身的支撐不太足,也可以看成是對舒適性作出的妥協。
轉向助力提供了運動和舒適兩種模式,轉向力度差異不大比較適中,指向性一般,轉彎時的回正力矩偏弱。
全新換代的元EV535在外觀上有細微的調整,前臉采用了最新的Dragon Face家族式設計,和元EV360相同。
前格柵采用了矩形排列的方式,這也是比亞迪王朝家族中純電車型的格柵樣式。電動車對于進風的需求并不大,所以封閉的格柵也逐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裝飾品。
充電接口設置在了前格柵上,左側為慢充,右側為快充。
車身側面的懸浮車頂以及雙色拼接效果是它的亮點之處,不過雙色車身是需要加錢選裝。
全新元EV535相比于上一代前后大燈全部升級為LED燈組,轉向燈也采用流行的擦涂式動態效果,并且前后燈組融入了比亞迪“龍晶”的家族元素,前燈采用獨立的三組透鏡,內部浮設計滿足視覺沖擊也更具科技感。
車尾整體變動不大,尾廂門背著個“小書包”背掛式備胎也頗具特色并且具有實用性,在輪胎爆胎后也不至于手忙腳亂。
內飾是元EV535變化最大的地方,中控臺、儀表盤及門板處做了較大對改動,整體的設計風格更簡潔,向家族的其它車系靠攏。
方向盤整體造型和老款一致,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按鍵豐富,左側控制多媒體系統,右側則控制儀表顯示信息,同時也可以控制空調;右下方則是定速巡航的控制按鍵。
儀表盤采用了和秦Pro相同的8英寸液晶儀表,顯示信息豐富并且支持多種UI風格。
中控屏為一塊10.1英寸的液晶觸控屏幕,搭載比亞迪開放式DiLink車載系統,支持旋轉,功能豐富。
除了一些導航、燈光、空調設置等常規配置,還具有比較強大的車聯網功能,比如行車記錄儀、全景天窗、定速巡航、360°全景影像、智能系統在線升級等等;
另外像4G網絡、熱點共享以及支持擴展安卓應用,可以下載熱門APP,可玩性頗高。
擋桿區域也采用了全新的設計,脫胎于現款的其它王朝系列車型。
動力開關、駕駛模式、空調、電子手剎等常用功能都集合在一起,操作非常便利,不過缺少自動駐車功能就略顯遺憾了。
擋桿面板下方設置了兩組USB接口以及12V電源,方便前排乘客使用;同樣后排也設置了一個USB接口,滿足后排需求,并且都帶有背光設計,晚上使用也非常方便
元EV535的座椅樣式沒有改變,依然以舒適為主,座椅柔軟,不過即使是最高配車型也是采用手動調節。
后排座椅設置了兩個頭枕,中間位置的頭枕缺失了,雖說設置了中間位置頭枕可能會遮擋后視鏡視線,滿座的機會也比較少,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72cm的體驗者調整好坐姿,頭部空間為一拳。后排腿部空間兩拳以上,頭部空間5指,空間表現不錯。
后排中央地臺凸起不高,幾乎全平。
車內的儲物空間同樣豐富,中央扶手及擋把區域空間充足,像手機、錢包和票據等等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門板放下兩瓶常規尺寸的礦泉水瓶不成問題。
空間的靈活多變是元EV535的亮點,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操作時先將坐墊向前折疊再收起靠背,和后備廂連接的位置很平整,空間擴展能力不錯。
由于備胎采用了背掛式,因此后備廂底板下的儲物空間再次得到釋放,可以放置簡易充電器和其它雜物。
雖然19年的補貼大幅退坡,但是目前消費者買比亞迪新能源車依舊能享受之前的補貼標準,某種程度來說政府補貼減少部分企業自己掏腰包了。
從產品實力來看,元EV535無論是車輛配置、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還是能耗水平表現都不錯。改款升級后的元EV愈發時尚精致,配置、車機也迎來較大幅度的升級,這無疑非常貼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
售價方面對于競爭對手來說也并不高,作為參考,其它幾款售價相當的純電動SUV起售價都要高于于元EV535,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凸顯出它的競爭優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功率版本車型只是頂配車型配備,如果對動力需求不高那么選擇中低配車型足矣,續航方面無論高低配車型都一樣。當然如果你還覺得這個價格高,那么低續航的元EV360甚至丐中丐S2都可以提供選擇。如此多的細分車型,比亞迪在新能源車布局上有點無人能敵的感覺。(圖/文/攝:皆電 周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