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勤利器 深度測試比亞迪秦EV
打榜 發布于:2020-04-18 09:53:24
汽車電動化是大勢所趨,而在眾多傳統車企中,比亞迪算是走在了前列,旗下眾多系列車型中都同步推出了新能源車型。
作為王朝車系中重要的一員,秦是最早實現電動化的車型,從早期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再到如今的純電動,秦在不斷的與時俱進,而全新秦EV的出現更是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比亞迪新推出的車無一例外都用上了“Dragon Face”龍顏前臉,這個由前奧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主導的家族化設計語言是相當的成功。
前臉巨大的格柵讓秦EV煥發了新姿,同樣帶上了強大的氣場,并且中網上裝飾著整齊的鍍鉻陣列,猶如戰士鎧甲,霸氣不失精致。
前大燈采用了全LED光源,5顆晶瑩剔透的鉆石燈體一字排開,和中網相接形成開眼角設計,科技感和時尚感都有了。
從車身側面來看,全新秦EV的車身相當經典,槍灰色的鋁合金多輻輪轂造型比較動感,輪胎標配了親民的佳通Comfort228系列,尺寸為205/55 R17。
尾燈造型是相當的大方穩重,貫穿左右的橫向鍍鉻裝飾讓車尾顯得更有層次感,點亮后的效果更佳。
內飾設計可以說是秦EV的重頭戲,內飾也用上了比亞迪最新的家族式設計,整個中控臺相比上一代秦EV要簡潔的多。
橫向的飾板將中控臺一分為二,中控臺上配備一個10.1英寸的懸浮中控大屏,并且支持90度橫豎旋轉;內飾用料上,中控臺上方用了大面積的軟質材料包裹,整體的層次感和檔次感是提升了不少。
整個中控延伸下來,充電接口、儲物空間、擋把位置等等,按次排布,布局相當合理。
擋把周圍按鍵整整齊齊的集中在一塊,用起來很方便。
儀表盤的設計相對較簡單,但是從實用性角度來看足夠讓人滿意了,特別是中央的5英寸彩屏,顯示信息豐富。
基于e平臺打造的全新秦EV遵循著高度集成化的設計理念,它實現了電機、電控、變速器的全集成,集成后較分體式產品的體積降幅30%、重量降幅25%、功率密度提升20% ;打開前備艙我們能看到里面的部件所占用的體積都比較小。
全新秦EV搭載一臺永磁同步電機,它的最大功率為100kW,最大扭矩180N·m,電池容量為53.1kWh,這樣的設定對于其定位來說很準確,保證續航,動力夠用就好。
另外,換代后的秦EV續航里程也有所提升,NEDC續航里程達到了421km,工況條件下百公里電耗在12.9kWh左右。。
這當中主要是新秦EV的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到了160kWh/kg,也就是說同等重量的電池攜帶的電量更多了。
秦EV的定位相較于秦Pro EV來說是要親民一些,因此它的動力并不突出,但是線性平順的駕駛感受并不會有什么太大的落差。
開起來加速響應恰如其分,起步出力沒有絲毫的遲鈍同時也不會太突兀,對于電動車的新用戶來說是非常容易適應的。
深踩加速踏板,動力能夠持續暢順的輸出,動力響應迅敏,沒有傳統燃油車等待發動機轉速攀升再發力的過程,城市路況下超車不會拖泥帶水。
對于每天在城市中游走居多的用戶來說,這種體驗是燃油車不能給到的。
駕駛模式選擇方面,秦EV有ECO、SPORT、雪地三種模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ECO模式下動力輸出反應較為柔和,SPORT模式下能夠明顯感受到動力輸出變得更強悍,加速踏板反應也變得更靈敏,輕輕一踩它就毫不猶豫的沖起來。
動能回收有兩擋力度選擇,就算調到“較大”擋,它的回饋力度也還好,起碼沒有到稍微松點加速踏板它就馬上減速的程度,至于標準檔就可以說是完全不用重新去適應“腳法”,和開燃油車差不多。
懸掛調校上,秦EV也是偏向舒適,尤其是經過細碎的顛簸路面,秦EV都能過濾大部分的振動,乘坐舒適性給人印象深刻。
轉向助力也提供了兩種模式,運動和舒適模式,兩種模式區別在于轉向的助力上,日常駕駛還是舒適模式更適合,長時間操作也不會覺得累。
在續航表現上,秦EV的純電續航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測試的綜合工況續航是達到了451.36km,超過了NEDC續航里程。在百公里加速上,它的表現并不突出,和大部分家用燃油車相當,而在剎車成績上得分不錯。
秦EV是提供了快充和慢充兩種充電方式,快充接口設置在前格柵車標處;慢充接口設置在傳統“油箱蓋”位置。
充電速度上,它的快充支持最大功率50kW,實測從低電量30%充至80%耗時30分鐘。而對于具備安裝家用充電樁的用戶來說,我們更推薦使用家用充電樁進行充電,在晚上停車時進行充電能利用夜間低電價進行補能,進一步降低用車成本,充電體驗也更好。
1.續航測試
秦EV充滿電后,儀表顯示的續航里程為421km,和NEDC續航里程一致。在市區行駛,因此駕駛模式選擇為ECO模式(另一種為SPORT模式)。
測試當天廣州天氣為陰天,溫度在25度左右比較舒適,空調設置為25度兩擋風量,平均電耗和行駛里程清零。
在純電測試中,走走停停的路況讓秦EV可以不斷的進行動能回收,因此它的平均能耗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平,11.2kWh/100km的平均電耗可以說相當的優秀。通過折算,秦EV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能達到451.36km,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
在完成綜合工況測試后,我們繼續進行高速工況測試,空調設置、駕駛模式和能量回收模式不變。
在行駛了1小時30分后,我們完成了高速工況測試,高速工況下我們是遇到了些擁堵,用時較常規稍長一些。在高速工況下,秦EV的回收次數會相對少很多,即便如此它的平均電耗依舊很低,11.8kWh/100km也僅僅比綜合工況高一些,折算后續航依舊能達到410.1km。
2.加速及制動測試
性能方面,秦EV并不突出,和同級的燃油車加速相當。
測試當天室外溫度25度,陰天,路面干燥,測試路面為瀝青鋪裝路。
我們把駕駛模式選擇為SPORT模式,一腳油門到底,起步時有輕微的抬頭現象,整車的起步姿態比較正常。
從圖表來看,秦EV起步即達到最大g值,整個加速曲線非常線性,最終的破百成績在11.17秒。
全力剎車的過程中,它的點頭現象會稍微明顯一些,但是整體姿態保持不錯,前懸支撐力后段充足。
最終,它的剎車成績為40.74米,成績不錯,這也是得益于它配備的205/55 R17佳通Comfort228輪胎。
舒適性項目中,秦EV的得分率比較高,駕駛的平順性是它的一大優勢,上手操作更是毫無難度。駕駛模式的選擇也相當的豐富,除了動力模式可調外,轉向力度、動能回收強度都可以調整,人車的互動交流相當人性化。
在乘坐舒適性上,座椅填充柔軟,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設計合理,NVH表現方面,電機的動能回收聲音隔絕的比較好,而路噪則根據路況好壞而定了,路面情況較好的情況下隔音表現還是不錯的。
乘坐空間上,秦EV雖然是緊湊級的尺寸,并且電池是布置在車身底部,但是對于乘坐體驗上是沒有絲毫的減分,坐進車內并不會感受到電池對車內空間的影響。
秦EV的前排座椅寬大,后背的貼合度也不錯,主駕駛位置還提供了電動座椅調節。
身高170cm的體驗者坐進前排,調整至合適位置,他的頭部空間還有一拳三指。
保持前排坐姿,坐進后排,體驗者的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都非常充裕,頭部有一拳空間,腿部則有兩拳以上。
后排配備了中央扶手,高度、填充物柔軟度都不錯,不過后排中央地臺有些許凸起,好在影響并不大。
另外,秦EV最值得一贊的是車內儲物空間的設置,很符合常規的使用需求,拿取方便,這也是比亞迪工程師們在人機工程應用上的努力結果。
后排靠背支持按4/6比例放倒,具有不錯的實用性,擴展后后備廂的裝載能力有所提升。
在配置上,秦EV并不含糊,被動安全上是提供了前后排頭部氣簾、主副駕駛安全氣囊以及前排側氣囊、胎壓監測等等;電子輔助裝備上,像車身穩定控制等電子控制系統也都配備齊全,相當完備。需要注意的是,全新秦EV是全系標配最新博世ESP9.3系統,新版本對行駛中車身的穩定控制會更加全面。
無線充電功能方面,由于定位原因,秦EV是沒有提供,但是充電接口配備充足,前排是提供了一個12V電源以及兩個USB充電接口,后排也提供了一個USB充電接口,對于時下旺盛的充電需求來說非常便利,表現是合格的。
舒適性配置方面,像電動座椅、自動大燈、四門車窗一鍵升降、四門車窗防夾手、無鑰匙進入、后視鏡加熱折疊、全自動空調、電動天窗秦EV都配備齊全,都是日常用車中比較常用的功能。
當然,最具看點的還是中控臺上的那塊10.1英寸的大屏,這套中控系統也是我們熟悉的比亞迪DiLink2.0智能網聯系統,它基本就是一臺很開放的安卓平板,可以自由安裝各種安卓應用以及游戲。
另外,這套車機系統還支持整車OTA在線升級與APP遠程控制。通過云服務APP可以遠程啟動車、提前打開空調、實現一鍵尋車、遠程掌握車輛狀況、遠程解鎖、上鎖等功能,手機本身就是一把智能鑰匙,用車更方便。
經過多點的耕耘,比亞迪品牌的服務網點在全國大小城市基本都有覆蓋,售后服務范圍比較廣。
至于整車的保養費用上,電動車相比燃油車就有相當大的優勢了,無需定期更換機油機濾,省掉了不少費用。日常用車只需要檢查輪胎和車況,定期更換空調濾芯即可,簡單了不少。
質保方面,除了常規的整車質保六年或15萬公里外,比亞迪還針對電池進行了質保,電池組是提供了8年或15萬公里質保,基本上算是用車無憂了。
通過打榜體驗,可以說秦EV的各項特點和城市用戶非常契合,駕駛操控上平順線性,偏向舒適的調校也能讓用戶駕駛起來減輕勞累。
續航表現是它的一大亮點,451km的綜合續航能夠減少用戶的充電次數,甚至臨近城市的跨市出行也不在話下,充電速度足夠給力。
空間和配置方面也有足夠多的亮點,售價上13.99萬/14.99萬對于這樣的產品表現來說,是物有所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