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性能而生? 這款40萬的車歐洲銷量超Model 3
打榜 發布于:2020-12-07 08:53:46
Polestar這個品牌知道的人并不多,可正是這樣一個品牌它在歐洲的銷量可是一度超過了特斯拉Model 3。
Polestar中文名叫極星,最早是沃爾沃汽車旗下的高性能部門,而現在它已經轉身成為沃爾沃和吉利的一個高性能電動車品牌,品牌最重要的高性能基因是繼續傳承了下來。
新品牌推出的第一款車型是售價高達145萬的Polestar 1,這款車的定位是高性能混動GT跑車,也奠定了品牌的調性,隨后推出的Polestar 2相對親民,售價在33.80萬元起。
這樣一款主打運動的電動車,是不是正如品牌定位一樣偏科,我們這次拿到了它的頂配車型,下面一起來體驗這款個性電動車。
既然是運動定位,那么先來看看它的動力配備吧。Polestar 2前后軸上各配備一個永磁同步電機,每個電機輸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同為150kW和330Nm,動力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300kW,綜合扭矩660Nm。
在電機的選用上,Polestar并沒有采用交流異步電機,或許是兼顧續航的緣故吧,一般而言交流異步電機的動力性能要更加的出色。
實際加速能力上,它的官方百公里加速為4.7秒,這個動力水平并不是同級最強,相同價位的高性能版Model 3動力要更加的出色,前后電機總的最大功率為339kW,百公里加速更是達到3.4秒,當然以Polestar 2現有的動力配備來說也不弱了。
作為高性能電動車品牌,除了電機動力這樣的硬數據外,其它部件Polestar也是有針對性的配置。高性能套件中,它提供了Öhlins雙流閥減震器、升級版前后剎車系統(前Brembo)、20英寸鍛造鋁合金輪圈、金色座椅安全帶、金色車輪氣門蓋、高光亮黑色車頂后段等。
在高性能套件中,最為出差的莫過于它配備的Öhlins雙流閥減振器了,Öhlins這個品牌知名度相當高,它為很多超跑車廠商作OEM生產,例如法拉利、蘭博基尼等等都是由OHLINS所代工生產,并且在很多賽車改裝中應用。
Polestar 2上這套減振器提供多達22段阻尼設置區間,它提供的抓地力和牽引力都是無與倫比的,在不同路況下都可以保持一致的操控特性。但可惜的是,該避振筒的阻尼調節為最原始的手動調節形式,需要停下后將手伸近避振筒本體進行調節,如果增設電調模塊就最好了。
鋁合金鍛造輪圈僅在特定的高性能車輛和賽車上使用,它整體的質量將輕,可以提供較低的簧下質量從而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并且保持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最大化。
電池部分,Polestar 2電池組電芯是來自寧德時代的方殼三元鋰,電池組被封閉在底盤架構中,這種方式可以提升電池和底盤的整體性,減少其它冗余的結構,進一步加強底盤和車身結構。
電池組的容量為71kWh,NEDC續航里程為450km,續航水平并不出色,畢竟性能和續航并不能兼得。
百公里加速和制動表現
Polestar 2沒有配備類似起步控制的功能,所以想要達到彈射起步的目的,就關掉蠕行功能,再一腳“地板電”就好。
全力起步,系統對動力輸出控制的不錯,輪胎沒有打滑,從加速圖表來看它的初段加速度維持在0.65g,在時速超過70km/h后加速度下降至0.5g,依舊保持有不錯的加速度。
最終它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4.49秒,比官方加速成績要稍快一些。
制動方面,它配備的是20英寸輪轂,輪胎的剛度不錯,并且配備Brembo剎車卡鉗,因此制動成績是相當的出色,它的百公里制動成績為36.42米。
起步加速快是電動車的特點,Polestar 2的駕駛模式提供了普通和運動兩種模式,由于試駕車型選裝了高性能套件,因此開啟運動模式的同時會關閉車身穩定系統。
普通模式下,Polestar 2的提速并不會太沖,駕駛較穩輕快,日常駕駛還是比較輕松的。運動模式下它帶來的推背感是比較猛烈的,但是也不會讓你感到過分的緊繃。
兩種駕駛模式它的動力輸出都比較的漸進,并不會一下子釋放強大的扭矩,動力踏板的響應有自己的一套調校方式。
660牛米的最大扭矩讓它有爆發的底氣,它能輕松提到較高的車速,即使在100km/h時速下,它依舊有不錯的推背感,在駕駛中也容易讓你忘記車速而超速了。
動能回收力度調節被集成在單踏板駕駛功能下,提供“關閉”、“緩和”、“強烈”三個擋位。“關閉”模式下就類似于燃油車的空擋滑行,“緩和”擋位的回收強度基本就能應付日常大多數駕駛情況了,不過回收還是稍微強了些。
“強烈”這個擋位就相當于單踏板模式了,它的拖拽感比較強,減速明顯,平時駕駛的時候需要找到恰當的踏板開合度,需要時間適應,它可以做到將車“剎停”。
底盤它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和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先來說說它的減振器調節模式,這套22段可調的Öhlins減振器可調節范圍達到了50%,也就是在25%--75%的這個區間內來調節懸架硬度。Polestar極星也有三個建議的減振設定,分別是日常模式(Normal)的前8后8,賽道模式(Track)的前1后3,以及舒適模式(Comfort)的前18后20。
日常模式下整體可以兼顧到舒適和運動,底盤并不會硬邦邦,但是在過彎時它依舊有很好的支撐。賽道模式下,整個底盤的反饋是比較直接的,整體感比較強,彎道重心的轉移也比較干脆,有不錯的循跡性。
轉向部分,它也提供了三種力度,“輕”、“正常”和“重”三種可調,正常和重之間差別不大,并不會太“沉”,指向性精準。
家族化設計是常規的套路,Polestar 2同樣延續了Polestar 1的設計元素,整體是比較冷酷的。
它依舊保留有傳統的進氣格柵造型,直瀑式的進氣格柵沒有完全封閉起來,不過它并沒有追求大尺寸,造型也下了功夫,看起來還是比較大氣的。
“雷神之錘”大燈是沃爾沃的標志性的設計元素,Polestar 2上繼續得到了延續,矩陣式的LED大燈配備了主動避讓式自動遠光能力,帶有迎賓燈效和大燈清洗等功能。
側面來看,它采用了一種溜背式的造型,這個設計也是頗具爭議的,它讓整車帶有跨界的味道,不過整體的視覺重心就顯得比較高了。
試駕的車型是配備了高性能套件,20英寸的輪圈在金色的卡鉗襯托下顯露出個性。它配備的輪胎是馬牌輪胎,尺寸為245/40 R20。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外后視鏡比較特殊,采用了“無邊框”的設計,這樣的設計是在保證后視視野的同時盡可能減小后視鏡尺寸,可以降低風阻。不過這種設計需要適應,畢竟是無框了。
車尾部分的設計就比較的方正了,采用了貫穿式的尾燈設計,造型較為一般類似未封閉的矩形。
內飾方面,新車提供了黑色和棕色兩種內飾配色,整體營造的氛圍同樣冷酷。材質上Polestar是秉持了環保理念,不使用動物成分的材質。
整個內飾設計頗為簡潔,車機尺寸達到11.15英寸,不過它的屏幕邊框較為粗大,整個的科技感和顏值被大大拉低了。
車機系統采用的是原生安卓車機系統,UI設計較為特殊,圖標和字體都比較大,駕駛過程觀看也比較方便,上手也沒有太大難度,不過一些操作的邏輯不是有跡可循。
儀表盤采用了全液晶顯示,不過并沒有采用傳統的顯示UI,整體也是比較簡潔的,各種重要信息分布排列,一目了然。
自動駕駛是電動車企業推崇的一項功能,也是它們產品的賣點。Polestar 2在輔助駕駛能力上存在一些欠缺,配備的是單目前視攝像頭,在領航輔助系統激活后,車輛在彎道中的追線能力較差,并不能很好的保持車道行駛,視覺范圍較短修正次數也比較多。
ACC功能上,它的表現就正常多了,在距離判斷,以及車速/車距控制的細膩程度上,均做到了成熟水平。
360度全景影像也有配備,顯示的清晰度不錯。
和很多新能源車一樣,Polestar 2也采用了一體式的大尺寸天窗,采用特殊涂層可以隔離一些熱量和紫外線。
電動車常用的手機無線充電功能Polestar 2也有配備,并且設計角度的原因,手機可以很好的固定在位置上。
其它像座椅加熱它是前后排皆有配備,不過座椅通風功能提供的話會更加的實用。
在音響的配備上,沃爾沃是毫不吝嗇的,這一優點也傳承到了Polestar上,它配備了哈曼卡頓音響,總共13個揚聲器。
Polestar 2的后備廂采用了電動控制,并且支持感應開啟。
Polestar 2的座椅擁有不錯的包裹性,和它運動定位相符,座椅材質是采用了環保仿皮材質,透氣性和防水性都不錯。
身高175cm的體驗者坐進車內,調整至合適的坐姿后,前排的頭部空間剩余一拳三指,這也是得益于它采用全景天幕的設計。
保持前排位置,坐進后排,它的舒適度就有所下降了。后排坐姿比較高,靠背也偏直。此時頭部空間剩余兩指,腿部空間剩余一拳兩指,空間并不充裕。
另外,Polestar 2的后排中間地臺保留了一個較高的凸起,所以整車適合乘坐4名乘員。
其它空間方面,它提供了前備廂,不過深度并不算很深,可有可無的感覺,放置簡易充電器也還行。
后備廂的空間同樣不大,但是它在小設計上是下足了功夫,隔板、掛鉤和網兜配備齊全,可以讓不同種類的物品固定好位置。
另外,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放倒后可以形成全平空間,擴展能力不錯。
經過幾天的試駕,Polestar在駕駛操控方面的表現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動力表現毋庸置疑,底盤操控也有自己的特色。在電動車的賣點上,它的L2級輔助駕駛并不出色,另外消費者看重的空間表現上也有沒有過人之處,所以運動和舒適、空間就是兩個反向。
Polestar的定位原本就較為高端,并且是運動定位,喜歡運動并且是電動車用戶這一范疇本來就小眾,因此它注定不會是走量品牌。不過就市場表現看,在國內Polestar的銷量和知名度與其對標的特斯拉均有較大差距,除了加快新品節奏外,接下來還需在品牌形象和營銷等方面多多下功夫。(圖/文/攝:皆電 周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