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升級真能解決一切?一不小心就被騙了
技術 發布于:2020-07-07 11:58:20
最近在各種車友論壇車友群,都在被這么一件事刷屏:那就是越來越多的Model 3車主接受了新的軟件更新之后,可以 " 看到 " 并響應交通信號燈,看來自動駕駛真的不是夢。
話說這種突如其來的更新,對于喜新厭舊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爽,畢竟對著同一臺車(或者是同一個人)N年以后,除非你能像老友記里面的Jack Geller那樣,不然厭倦是遲早的事。
可惜汽車作為耐用品,隔三差五就換一臺顯然不實際,當然如果你是土豪的話當我沒說。
因此想要在不換新車的情況下還能天天嘗鮮,答案就是上面的操作——OTA升級。
OTA在數碼領域早就不新奇,但最近卻在汽車圈卻火了起來。因為新能源車都在強調智能化,而智能化就離不開軟硬件的迭代與進化。OTA其實很簡單,就是指Over-the-Air Technology,即空中(無線)下載升級技術。
由于有了OTA升級,包括特斯拉Model 3在內的很多純電動車,可以通過遠程升級車輛軟件,達到給車輛新增功能,甚至改變性能表現的神奇效果。例如通過軟件升級逐步開放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隨著版本的迭代,特斯拉的AP智能輔助駕駛已經陸續更新了包括自動變道、雪糕筒識別等一系列重大升級。
對于操控和性能,OTA也能實現改進,最著名的莫過于去年海外的“剎車門”,國外媒體《消費者報告》在測試Model3制動成績時發現,Model 3在百公里制動項目上表現出剎車距離過長的問題。針對媒體測試反饋,特斯拉推送最新一版的軟件OTA升級,在完成升級后,《消費者報告》再次對Model 3進行剎車測試,剎車距離縮短了6米。
可見,通過OTA的升級,就可以改變車輛的操控響應,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這樣一次升級后“開新車”的體驗,是難以體會到的。
除了升級以外,OTA的其中一大作用就是快速除BUG。說到OTA對于汽車的好處,第一點就是可以修復汽車本身存在的一些系統性的缺陷,并能快速的解決掉。
在一般情況下,傳統的汽車廠商在發現旗下某款車型存在系統BUG的時候會進行統一召回,整個過程非常的繁雜,又費時費力。有了OTA升級以后,我們不用再去4S店,直接在汽車上通過廠商推送的更新包升級即可,不僅操作如同手機升級系統一樣簡單,而且還省去了浪費的時間和金錢。
但是!不是所有的OTA都是上面所說的真·OTA,而是僅僅升級中控系統的OTA,換句話就是不完全的OTA,因為它頂多就是改善一下中控系統的UI、交互設計,或者是增添幾個多媒體功能而已。
其實這種也不能說是“假OTA”,科學地劃分應該稱其為SOTA(Software-over-the-air,軟件在線升級)的升級方式相比FOTA而言就要簡單一些了,它一般作為一個迭代更新的“增量”出現,汽車廠商僅僅需要發送需要修改的部分即可,更像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補丁”。
這種修改方式有兩個好處,一是能夠盡量減少下載系統的時間和數據量,二是大幅降低了系統更新時失敗幾率。例如我們升級多媒體系統更換操作界面、主題,甚至是更換儀表盤顯示風格時,用到的基本都是這種SOTA的升級方式。
至于咱們目前大肆宣傳的OTA,科學地劃分FOTA(Firmware-over-the-air,固件在線升級),它指的是給汽車下載一個完整的固件鏡像或者修補現有的固件。
例如它可以升級咱們車輛的轉向系統,讓我們的駕駛操作更加輕松,升級油門踏板的反應力度,讓加速更線性舒適等等。
它們的區別在于,“假OTA”只是簡單升級中控屏的功能,而“真OTA”是改善整車的軟硬件表現。并且,有了大數據和云端的存在,現在的智能電動車可以通過收集實驗數據或是道路數據反哺,不斷為車輛更新迭代,提升產品的使用體驗。
話說OTA升級雖然對于廠商來說技術含量高,但是對于用戶來說就是一鍵操作的事,按理說沒什么條條框框,但是實際上汽車OTA目前還是起步階段,很多東西還是需要注意的,甚至一不小心還可能會鬧出笑話。
比如說在去年年初,某位蔚來ES8駕駛員在試駕過程中恰逢堵車,體驗車機功能時不慎連續誤操作啟動了FOTA升級,導致汽車無法行駛、車窗搖不下來,在長安街上停留1個多小時,并引來警察叔叔來了一波又一波。
雖然是說空中升級,但是也并不是無拘無束,必要的條件還是要滿足的,類比手機升級中至少需要一定電量或者插著充電器一樣,汽車遠程升級,首先要保證車輛靜止,否則,萬一升級失敗,后果不堪設想。因此車主收到的推送上都會要求車輛要掛P檔停車,其他的例如信號良好,還有電動車可能需要一定的電量保證等等。
另外說到OTA,不少人可能會聯想到刷機刷程序,因此突破廠商設置的汽車極限,那么OTA技術真的能讓用戶為所欲為嗎?
技術上理論上肯定是可以的,但是考慮到汽車比較特殊的這么一個商品,因此在整個OTA的控制的節奏上,還是要控制在一個廠家的手里,因為他要對車主最終的各方面的安全各方面要負責。
再加上OTA畢竟是一種需要連接互聯網的下載技術,所以一旦聯網那就有被黑客入侵的可能性。而網絡安全一直是一個OTA無法回避的話題,隨著軟件升級的方式變得簡便,留下的后門也越來越多,電影里面那些黑客攻擊并不是虛構的。
也正為此,有不少汽車廠商是不會開放OTA升級的,這并不是因為它們沒有這個能力,而是出于安全考慮。也有的廠商是采取不完全開放OTA的策略,像是涉及到駕駛部分的核心環節都會掌握在廠商自己手中。
雖然OTA升級看似一步到位輕松加愉快,但同時也得深刻意識到一點:OTA升級只能解決汽車的軟件BUG而無法解決硬件上的問題和缺陷。比如說OTA可以通過優化算法的方式讓汽車的制動距離縮短,但如果其剎車系統本來在機械設計的階段就存在缺陷,那么無論系統怎樣優化也是會存在隱患的。
同理OTA也不應該成為車企“貸款”的借口,某些PPT造車企業為盡快交付汽車趕時間,從而省略了許多測試環節,導致新車的完成度不高,在后續使用過程中BUG頻出,就只好用“后續可以通過OTA升級優化”來打發消費者。
但話說回來,5G時代到來以后,隨著更多的設備進入網絡, OTA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自然也是大勢所趨。未來不僅僅是汽車,OTA的升級技術也將進入更多領域,到那時候就不僅僅是萬物互聯,而是萬物OTA了。
(圖/文/攝:皆電 梁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