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電動車混戰 電動野馬對比Model Y,誰更香?
導購 發布于:2021-05-24 00:15:01
自從純電動車誕生后,汽車制造就不再局限在傳統車企,科技企業的跨界給汽車帶來了很多新的視角,也帶來了更多的科技屬性。
在國內,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造的車就有明顯的區隔,同樣作為美國的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特斯拉Model Y和福特Mustang Mach-E誰更出色,這兩臺SUV又該如何選擇?
特斯拉Model Y和福特Mustang Mach-E在國內是先后上市了,不過它們之間的較量在美國早已經展開。
根據外媒的數據統計,今年前幾月特斯拉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上的份額從去年的81%降至69%,特斯拉損失的市場份額,基本都被Mach-E奪走了。
Mach-E的定位直接針對Model Y,作為一款新車,搶走部分Model Y訂單也屬正常,實際上在國內它們的競爭或許會更為激烈。
Model Y在今年年初上市,當時公布的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售價為33.99萬,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價為36.99萬元。(目前已經各漲8000元)
和特斯拉此前公布的進口價格相比,國產Model Y的價格相當給力,價格直接下探至35萬內,打破了大家的心理價位,簡直超預期。
在此情況下,國產Mach-E的定價就要更加的小心了,事實上福特也足夠給力。
Mach-E標配了GT版外觀,起售價也非常安全的制訂在補貼線以下26.50萬元。
實際上,Mach-E相比Model Y是多推出了兩款入門的單電機車型,將Mach-E的購車門檻大大拉低。
同為高配的雙電機四驅車型來看,它們的定價也極為接近,可以說Mach-E是瞄準Model Y的定價,要的就是后發制人。
不過目前國產的Mach-E只是開啟預訂,實車的交付預計還需要到下半年。
當然,特斯拉的境況也并不樂觀,Model Y的產量剛要提升,“剎車失靈”的指控以及頻頻上新聞的事故導致4月份的銷量大跌,短期內應該難以恢復元氣,Mach-E這會應該在偷笑吧。
福特Mustang Mach-E和我們熟知的Mustang并不是一回事,但延續Mustang命名的Mustang Mach-E依舊保留了大量Mustang的經典元素。
從福特的角度來看,與其從零開始設計不如沿用過往車型的設計元素,但傳統車企就是這樣無法擺脫傳統的進氣格柵桎梏,使得和電動化結合后整個前臉會看起來怪異。
特斯拉雖然擺脫了傳統的進氣格柵造型,但是也沒有大的新意,它的造型直接套娃Model 3。
它的身形更加健碩,前艙區域從前風擋開始往車頭下壓延伸,就是拉高的Model 3,前臉造型和大燈造型都是熟悉的味道。
側面來看,Mach-E轎跑SUV的身姿展露無遺,長前艙蓋、后移的A柱、溜背的C柱,跑車基因得到了傳承。
Model Y的車身同樣采用夸張的溜背造型,不過和Mach-E相比它的整體視覺看起來就要臃腫的多了,比例上缺乏協調。
車門把手的設計上,特斯拉算是隱藏式門把手推廣的大功臣,以往在超跑上才見到的設計如今是越發的普遍。
Model Y上的隱藏式門把手在操作上還算便利,保留了原始的門把手功能。
Mach-E的車門開啟方式則又有了新的創意,直接采用了無門把手設計,提供四個按鈕,按下后車門就可以自動彈開,設計雖然充滿新鮮感但是實際使用便不便利就另說了。
車門的樣式上,Model Y的無框車門顯然會更加的拉風,Mach-E就比較的傳統了。
輪轂的造型上Mach-E表現就比較的普通了,中低配車型都是配備一樣19英寸和造型的輪轂,頂配車型則提供20英寸花瓣造型的鋁合金輪轂,沒什么太大的亮點。
Model Y長續航版19英寸,Performace版21英寸,有意思的是,這個21英寸的輪轂P版獨享,長續航加錢最多升級成20英寸。
車尾部分Mach-E標志性的三杠尾燈組合相當醒目,即便是不熟悉Mach-E的路人也能一眼看出這是一臺Mustang。它的下保險杠顏色和車身并非同色,擴散器的加入也增加了不少運動屬性。
Model Y的車尾則要更加的簡潔,除了尾燈和后備廂上翹的鴨尾就沒有更多的元素了。
內飾設計上,Mach-E和Model Y是一個比一個簡潔,Mach-E在中控臺材質上用了多種材料,貫穿式的空調出風口搭配豎置的中控屏幕以及懸浮的液晶儀表盤組成整個中控臺。
Model Y則要更加的簡潔,中控材質上沒有花太多功夫,中間一塊大屏幕繼承了儀表和娛樂功能,隱藏式的空調出風口是最值得點贊的設計,極具科技屬性。
在車內的按鍵數量上,特斯拉顯然節省的更為徹底,除了方向盤上的兩個滾輪和車門上的開門按鍵外,基本沒有其它實體按鍵存在。
傳統車企傳承的Mach-E則保留了不少實體按鍵和控制旋鈕,像傳統的車輛啟動按鍵還保留著,換擋機構采用福特常用的旋鈕式,自動泊車和電子手剎的按鍵也都還在。
屏幕的布置上,Mach-E的中控屏幕采用豎置形式,特斯拉此前車型也采用豎置,不過如今改款車型后全部采用橫屏了。
豎屏好還是橫屏好沒有太大爭議,只要系統設計的好都不難用,所以大家也不必糾結,喜歡橫屏還是豎屏就看自己需求了。
屏幕尺寸上Mach-E中控大屏為15.5英寸+10.2英寸液晶儀表,中控屏幕的屏占比稍小一些,屏幕邊框比較的粗。
相比之下,Model Y15英寸中控屏尺寸雖小些,但是不錯的屏占比看起來視覺效果會更贊。
硬件上Mach-E搭載了高通驍龍820A處理器,參照使用了同款處理器的小鵬P7在車機上的表現,個人認為Mach-E這套車機的響應還是很流暢的。
系統部分,Mach-E運載了SYNC+智行信息娛樂系統,這套系統與百度共同研發,因此本土化軟件生態就自然不用太過擔心了,車機集成了包括百度地圖、QQ音樂、愛奇藝、美團等應用,還加入了支付寶、ETCP等無感支付功能。
特斯拉的車機的流暢性是毋庸置疑的,功能的分布上也非常合理,跟它科技企業的屬性吻合,使用上是相當的便利,不過本地化方面稍顯欠缺,語音功能就表現的非常一般了。
車內空間表現上,兩車的尺寸相當,Mach-E的軸距達到了2984mm,Model Y為2890mm,數據上看Mach-E的要更長但是它的車頭長度也比較長,因此實際車內乘坐空間應該比較相當。
后備廂擴展能力上,兩車都支持后排座椅比例放倒,放倒后都能形成全平空間。另外兩車都具有深度不錯的前備廂空間,所以空間表現上兩車是不相上下的。
在動力和續航部分,Mach-E頂配的兩款車型顯然是瞄準特斯拉來對標的,參數基本相當。
Mach-E采用的電機都是永磁同步電機,Model Y則是前感應異步電機+后永磁同步電機組合。
頂配兩款車型的動力上,Mach-E在扭矩上是遠遠大于Model Y的,不過它們最終的加速成績都相當。
續航表現上,特斯拉使用的是77kWh的三元鋰電池,長續航594km,性能版續航則是480km。
國產后的Mach-E則是采用比亞迪產出的811三元鋰電池,具體的電池包容量尚未公布,我們也期待進一步的消息。
在充電服務網絡上,特斯拉目前在國內布局的超充站遍布中大城市,酒店、度假區、商場都有布局,相對的特斯拉在大城市的充電服務還是比較到位的。
有鑒于此,福特要想和特斯拉競爭那么充電網絡的擴充是必須的,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福特和國家電網進行合作,通過專屬App一鍵接入覆蓋全國340多個城市的30多萬根充電樁,有意思的是蔚來的快充網絡也會向Mustang Mach-E用戶開放。
雖然有國家電網這一龐大的網絡,但是國網的實際充電速度和體驗相比特斯拉超充是差了不少,不過畢竟還算是有一個解決方案。
1.基礎配置
先來看看它們的基礎配置,Mach-E提供不可開啟全景天窗、10.2英寸全液晶儀表、15.5英寸中控屏、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前排座椅加熱、車內空氣凈化器、電動后備廂、藍牙鑰匙等舒適性配置。
高配車型還有矩陣式大燈、10揚聲器的Bang&Olufsen音響、19英寸鋁合金輪圈、感應后備廂、方向盤加熱、駕駛位座椅記憶、前排多層隔音玻璃等。
對于主被動安全方面,也是非常重視,配有膝部氣囊、前/后排頭部氣簾、車道保持輔助、主動剎車、倒車車側預警等功能。
Model Y在配置上提供了不可開啟全景天窗、15英寸中控屏,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前排座椅加熱、電動后備廂、藍牙鑰匙/NFC鑰匙等等。舒適性配置層面和Mach-E基本相當。
主被動安全上相比Mach-E缺少了膝部氣囊,其它部分則都有配備。
2.輔助駕駛系統
國產版Mach-E全系標配由6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組成的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專業包,提供全速域自適應巡航、車道居中輔助等功能。
運算平臺則整合了MobileyeQ4圖像處理芯片、英飛凌Aurix基礎運算芯片、TITDA環視攝像頭處理芯片以及恩智浦TreeRunner專用傳感器芯片等等。
和小鵬的NGP、特斯拉的NoA一樣,福特也有一套屬于自己的“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官方稱之為BlueCruise主動駕駛輔助。
需要另外花1.5萬元升級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升級包,才可以獲得BlueCruise主動駕駛輔助、一鍵泊車等配置。
特斯拉Model Y的硬件相對少了些,它配備自研的HW(Hardware )3.0硬件處理器,攝像頭數量一共是8個、1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
特斯拉對所有新車都標配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可以讓車輛根據其它車輛與行人在行駛車道內輔助駕駛員實施自動輔助轉向、加速和制動。配合其它標配安全功能(例如自動緊急制動、前撞預警、盲點碰撞警告等)。
如果需要更高階的功能,像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則需要支付3.2萬元,可以實現自動輔助導航駕駛、自動輔助編導和智能召喚功能。
另外特斯拉還推出了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需要支付6.4萬元,它可以實現基礎和增強版的所有功能以及未來推出的城市街道中自動輔助駕駛。
相比于能在某些情況下實現自主變道超越慢車、駛出匝道轉換高速、識別交通燈自動停車等功能的特斯拉FSD,目前福特BlueCruise系統在功能上要更少一些。
據了解,目前BlueCruise已經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和中國累積了約110萬公里的真實路況測試,不過國內用戶要享受到這些功能就要選配Co-Pilot360升級包了。
從上面的一系列對比來看,福特Mustang Mach-E是完全瞄準特斯拉Model Y,不論是動力、續航、空間、配置還是相同動力配置車型的售價都非常接近,如果想通過這些方面用排除法來選車基本不太可能,唯一的方法只能靠主觀對品牌的認受度、審美上更喜歡哪一款車。
從售價上其實能看出福特的誠意,起售價非常安全的制訂在補貼線以下26.50萬元。就如同前不久才上市的國產大眾ID.4系列一樣,直接將起步價格拉低到20萬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日后因特斯拉頻繁降價而帶來的競爭劣勢。
對于其它品牌來說,如果想要挑戰特斯拉地位確實很難,只能不斷地在技術層面縮減差距,在服務體驗上做的更好才能和特斯拉掰掰手腕。當然,現在的特斯拉境況并不樂觀,大家也萬萬沒想到打敗特斯拉的居然是輿論。(圖/文/攝:皆電 周建強)